金沙(app7979·China认证)娱场城网站-Venice Dream City

中文版    |     ENGLISH    |     天津大学

学工新闻

【榜样的力量】张梦溪:立志为新时代科技自主创新贡献力量的天大博士生

时维辛丑九月,拙作稿成,

回首求学路二十一载,思绪万千。

过往种种,恍如一梦,

个中滋味,难以言状,

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掩卷之际,作此篇,聊以书怀。

姓名:张梦溪

学院:金沙娱场城app7979

专业:水利工程专业

获奖经历:国家大坝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天津大学优博基金、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国际评审项目资助、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次)、天津大学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5次)、天津大学三好学生

个人经历

我是来自金沙娱场城app7979水利工程专业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张梦溪,1994年7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克山县,2012年考入天大水利专业,本科毕业后保送至水工结构方向,师从李明超教授,主要从事水工材料-结构试验与数值仿真方面的研究。转眼间已在天大走过九个年头,三千多个日夜留下了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亦或是人生阅历的增进、学业的进步。初入大学的我并不懂得这些,一心期待好成绩得到的却是不小的落差,我也曾多次思考前进方向,过强好胜心反而带来了更多的迷茫。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知了研究生与本科学习的差异,也认定了读研能让我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在跟随李明超老师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之后,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并不相信命运,但有些事情的发展似乎真的是来自命运的安排。一切都开始于本科期间的一次竞赛,团队组建仓促无人指导,最终我从通讯录中找到了“运筹学任课老师”的联系方式,李老师热情地为我们答疑解惑,在一次讨论中我对一个问题表达了不同意见,老师则是通过这次讨论发现了我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思考能力”,一次次的交流讨论也逐渐达成了师生间的相互认可,而后,我的成绩位于推免保研的边缘,李老师对我说:“如果没法成功保研也别灰心,考研还有机会。”使我大为感动。而当科研进入正轨后发现,老师的思路、理念以及对科学问题、研究方向的把控远超我的想象,鼓励我们尝试新方法,不要害怕失败,生活中老师经常组织打篮球等活动,真正称得上我的良师益友。

科研成果

研究生学习期间,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共发表论文22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一作)的身份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3篇,其中SCI论文7篇(均为TOP期刊),已授权或公开国家发明专利8项,相关成果主要发表在《Engineering Structures》《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等期刊上,文章多次被国际专家整段引用,如:国际复合结构领域专家Saeed Kamarian在《Composite Structures》发表的综述论文将本人提出的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功能梯度分区结构作为代表性进展进行整段介绍,充分肯定了该成果的价值;发表在《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的综述文章《建筑行业中的数据挖掘》大篇幅引用了本人水工混凝土多力学性能智能挖掘的成果,认为“混凝土性能的早期预测在材料设计、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本人研究成果作出充分肯定。中文论文主要发表在水利行业创刊最早且最具影响力的顶级期刊《水利学报》上,其中2篇文章被编辑部推荐为重点导读文章,1篇文章作为2020年第一期第一篇学术论文在《水利学报》上发表,凭借丰硕的学术成果先后两次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出国的2020联合培养博士资格,获2020年获天津大学优博基金以及2021博士学位论文国际评审项目资助,同时从进入研究生阶段以来,连续五年均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

科研项目

目前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5项,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大坝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高寒地区碾压混凝土坝越冬层面导电混凝土试验研究”(项目负责人),实际上在申请这项基金前我并未抱有任何期望,按照思维惯性,在读博士很难在与教授们、“青椒”们的项目评选中保持竞争力,但李老师劝我敢于尝试,并将申请书反复修改推敲多次后提交,最终也是成为目前唯一一位承担国家大坝中心这一开放基金项目的在读博士,并获聘“国家大坝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客座助理研究员”。除此之外,李老师大力支持我在研究生期间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包括: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学术年会、第七届水利工程领域高层(院士)论坛、水工结构工程青年学者学术交流会、现代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测试与分析学术研讨会等,我也曾受邀参加在2019中国力学大会(CCTAM),并作题为“考虑等几何分析的混凝土重力坝变形安全预测分析”的学术报告。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虽然我不是千里马,但老师是真正的“伯乐”,善于因材施教,对我的教导、鼓励、支持与关心贯穿整个研究生阶段,知遇之恩,纵使结草衔环,难以报得万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我将继续选择科研的道路,坚守本心,突破自我,秉承终日乾乾,夕惕若厉”的人生信条,为新时期我国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进步贡献力量。同时,作为新时代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所强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为我指明了前进方向,我将把个人梦想积极融入党和国家发展的伟大事业,以先辈为榜样,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图文:张梦溪

编辑:刘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