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app7979·China认证)娱场城网站-Venice Dream City

中文版    |     ENGLISH    |     天津大学

金沙娱场城app7979

【建工故事】保护母校 迎接解放 —— 吴崇礼

保护母校 迎接解放

吴崇礼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三大战役相继展开,战争急转直下,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人民解放军胜利在望。当年冬天,平津战役打响了,12月下旬解放军包围了天津,两军鏖战,迫在旦夕。当时我是北洋大学理学院物理系一年级新生。学校位于天津西沽北运河畔,校址近邻国民党城防前线,打起仗来学校财产和全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势必受到严重威胁。当时形势十分紧急。

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学校成立了应变委员会,并决定全校停课,向市内天津女师学院转移和疏散,仅留少数学生、工人留守护校。

当时国民党军队已经开始进驻我校,并在校门口全副武装站岗放哨。我记得一天上午我班同学将行李集中在北大楼前,正排队等待上汽车迁往市内。这时我班中共地下党员印邦炎同学找到我说:“应变委员会请你留下护校。”经过党的宣传教育,我的思想觉悟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就义无返顾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了。

我是一个东北青年,从少年起就感觉到亡国奴化的沉痛,备尝剥削压迫之苦。长达十四年之久。长夜漫漫,破晓无期,苦闷已极。抗日战争胜利宛如改天换地喜获新生,唤起我对未来的期望,激发我的前进的动力,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前途的光明。每当升国旗,唱国歌,我常常热泪盈眶激动不已。然而好景不长,国民党反动派独裁专制,背信弃义,贪污腐化,自私自利,仇恨革命,发动内战,以致国无宁日,民不聊生。48年春,我从沈阳来到北京,成为流亡学生。秋天,我有幸考入北洋大学。北洋大学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功绩卓著,声名远播,是国家的瑰宝,民族的希望。在战乱中仍呈现出一派爱国敬业、奋发向上、艰苦朴素、团结友爱的精神和形象。这里将是我安身立命之所,成长发展之处。她将教我思想、知识技术与能力,教我如何做事、如何做人。令我感到温暖与亲切,好像我又回到母亲的怀抱。我爱北洋,我爱母校。经历三年多的战争岁月,通过自己的实际感受和体会、党组织的进步力量的宣传教育以及师友们的影响和启发,我已经认清了蒋介石集团的反动本质和垂死挣扎,同时也懂得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大道理,决心跟着共产党走。如今解放军已兵临城下,天津即将解放,党和人民要我去护校,这是对我的莫大信任和殷切期望,我怎能不挺身而出全力以赴呢?

学生护校队不是经过一般性号召动员组成的,而是中共地下党员们在全校数百名同学中进行了选择与串联而组成的,所以一开始就不是一般的进步组织,而是严明组织纪律的应变小分队。应变委员会的何国模同学(中共地下党员),给大家讲了当前的形势和护校的任务,给大家讲了当前的形势和护校的任务,使大家思想更加明确,斗志更加昂扬。

护校队长是地下党高光国同学,队员共二十余人,其中理学院五人,除了我外,还有印邦炎、关鹏昌、战广良和童元贞(女)同学,大家都住在南大楼一层西侧的办公室里。我们开始工作是帮助教师职工将北大楼的贵重仪器设备向南大楼地下室转移;封存了西大楼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和南大楼校办的文书档案;检查、清理、封闭学生宿舍。后来主要是值班巡逻保护校产和校舍。当时国民党军队番号为九十四军和五十四军的两部分,已经控制了学校的北半部并靠近城防一侧布防。我们护校队主要在南大楼、西大楼、化学楼和学生宿舍一带活动。

驻在学校附近农场一带的国民党军炮兵不断向城防外解放军阵地开炮和射击,解放军偶尔也有枪炮还击。炮弹常从南大楼和西大楼上方飞过,弹道很低,响声震耳。南大楼三层就被炮弹炸出了一个窟窿,大楼上也留下一些弹痕。

除了炮火流弹对我们构成一定威胁外,护校同学面临的危险主要来自国民党军队对我们很不放心,一直把我们看成眼中钉肉中刺,总想把我们赶走。有可能寻找借口,或捏造事实加害我们,一旦面临紧急关头,还可能对学生下毒手。这是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最不放心的地方。

在临近解放军发起总攻的一天,传来了党组织的指示,保存力量、减少损失、撤回市内、迎接解放。学生护校队历时约半月胜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光荣任务,陆续入市归队。

我参加学生护校队,身临前线接受了炮火的洗礼,经过了战争的考验。虽时间不长,锻炼不多,但也提高了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促进了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改造;增强了参加革命的决心。我更加热爱母校,母校也更加了解我和信任我。当年四月吸收我参加民青组织,十一月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承担教学与科研任务,同时担任基层党政管理职务,在职共36年,最后职称、职务是教授、系党总支书记。退休后曾主持并参加国家“八五”攻关项目部分课题的研究工作,成果获95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母校还帮助我建立了幸福家庭。至今我家先后已有三代六人在学校学习或工作,受到培养和教育。对此,我们均铭记在心,深为感谢,并以此为荣。以上种种,不胜枚举。我能有今天,离不开母校的关爱和教导。

庆祝母校成立120周年,我衷心祝愿母校;认真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提高科学教研水平,早日办成世界一流大学,敬业亲民建设美丽中国。我决心永做母校的好儿女:关心母校,服务母校,学习校训,实践校训,与时俱进,老有所为,生命不息,壮心不已。